主营:中央空调暖通设备销售、安装、维修服务
发布时间:2015-03-02 08:29:44
多联机施工规范
目 录
多联机室外机施工要求
1.室外机汇总管、分歧管应采用随机附带的合格产品,绝对不允许使用三通配件和现场焊接三通。
2.汇总管、分歧管的型号及流量应符合机组性能和设计要求。
3.第一汇总管(最大汇总管)应离主机最近,第一汇总管到末端子机的配管长度≤5米,两外机之间均油管长度≤5米。
4.汇总管、分歧管保温使用随机附带的材料进行保温,以确保保温效果。
多联机室内机施工要求
空调冷媒管路施工要求
冷媒管长度 |
最大165米 |
|
第一分支后配管长度 |
最大40米 |
|
内外机 高度差 |
室外机在上 |
最大50米 |
室外机在下 |
最大90米 |
|
室内机高度差 |
最大15米 |
液管配管直径mm |
Ф20以下 |
Ф25~Ф40 |
Ф50以上 |
支吊架间距m |
1 |
1.5 |
2 |
1. 管道安装时穿墙应加设套管,且不得以套管作为管路支撑,墙内不允许有焊点。
2. 套管与冷媒管间隙用防火胶泥材料填充,套管与墙体间用水泥沙浆封堵。
3. 穿墙孔应有向室外的坡度,防止雨水进入室内。
四. 分歧管安装
1. 检查分歧管型号,确认型号和流量符合空调性能和设计要求。
2. 分歧管可以水平安装也可以垂直安装,水平安装两分歧管支管必须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在同一竖直面上。
3. 铜管弯头距分歧管的距离应在0.5米以上,两分歧管间距应在1米以上。
4. 冷媒管与分歧管管径不同时,应调整分歧管侧的管径,用割刀切割。
五. 冷媒管路安装
1. 冷媒管路施工应保持管内干燥,应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冷媒管路施工。
2. 铜管的切割应使用割刀,不允许使用钢锯,切割时,铜管向下倾斜,防止铜屑等进入管内。
3. 冷媒管焊接应采用承插钎焊连接,承插的扩口方向应迎介质流向,其插接深度为:Ф6.4~Ф19.1为15mm;Ф22.2~Ф31.8为20mm;Ф38.1~Ф44.5为25mm。
4. 喇叭口连接时,内外表面喷涂冷冻油,保持密封和避免管道发生扭曲。
5. 冷媒管焊接时焊条一般使用磷铜焊条或低银焊条,不要使用助焊剂。
6. 冷媒管焊接过程中必须进行充氮保护,充氮压力为0.02Mpa。充氮保护施工方法为,从一端充入氮气,其他开口堵住,氮气必须流经焊接处,从另一开口处流出。
7.冷媒管焊接时应采用立焊或俯焊,尽量避免仰焊,防止烫伤或因焊接质量难以保证造成泄露。
8. 冷媒管与电子膨胀阀焊接时,应对阀体采取降温保护措施,防止焊接时高温造成阀体损坏。
9. 冷媒管与室内机焊接时,卡式机、风管机等机型应将气管、液管的温度传感器拔下,防止高温损坏温度传感器。重新接入时,仔细核对气、液管传感器,防止接反;对电线、电器元件、外壳等易燃、易损部位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焊接时造成损坏。
10. 冷媒管路施工时,注意不要进水,系统进水后会造成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堵塞(冰堵),冷媒被水解产生“酸”铁/铜侵蚀,又因冷冻油反作用产生异物晶体(笼形化合物)。
11. 冷媒液管安装不能有局部向上凸起,以免形成气囊;气管安装时不能有局部向下凹陷,以免形成液囊,如果出现时,应将冷媒管调直。
空调风管施工要求
一. 金属风管制作
1. 施工工艺:下料——咬口——折方——压口成型——法兰下料——焊接——钻孔-——油漆——铆接翻边。
2. 厚度符合规范要求,中低压风管≤320,0.5毫米;≤630,0.6毫米;≤1000,0.75毫米;≤2000,1.0毫米;>2000,1.2毫米。
3. 风管法兰用料,圆风管,D≤630,角钢25×25×3,M6螺栓;D≤1250,角钢30×30×4,M8螺栓;矩形风管,长边≤630,角钢25×25×3,M6螺栓;长边≤1500,角钢30×30×3 ,M8螺栓;长边≤2500,角钢40×40×4,M8螺栓。矩形法兰四角必须有螺栓孔。
4. 圆形风管D≥800毫米,长度L>1250毫米或总面积>4平方要加固;矩形风管边长>630,保温风管边长>800,长度>1250或单边平面积>1.2平方要加固。
5. 风管外径或外边长≤300 允许偏差2毫米;>300允许偏差3毫米;矩形对角线允许偏差≤3毫米;圆形直径允许偏差≤2毫米。
6. 风管翻边宽度一致≥6毫米。
二. 非金属风管制作
1. 施工工艺流程:划线切割——板材坡口——打胶折边——接缝密封。
2. 材料厚度符合规范要求玻纤板材厚度一般为25-30毫米。
3. 板材应干燥平整,表面的铝箔隔气保护层与内层玻璃纤维粘合牢固。
4. 外边长≤300允许偏差2毫米;>300为3毫米;对角线偏差≤3毫米。
5. 风管的折角应平直,拼缝粘接应牢固、平整,风管的粘接材料应为防火材料,外表面铝箔胶带密封的每一边粘接宽度不应小于25毫米。
6. 风管表面应平整,两端面平行,无明显凹穴、变形、起泡,铝箔无破损等。
7. 风管加固根据系统工作压力及产品技术标准的规定执行。
要点:1 重点拼接缝处的打胶处理。2 风管的加固处理。
三. 风管部件与消声器制作
1. 部件主要是指风口风阀等,工作中一般采购合格产品,不现场加工制作。
2. 消声器根据不同的形式放样后下料,尽量采用机械加工。
3. 消声器外壳根据所用材料及使用要求,采用咬接焊接,四角不能有锐边。
4. 消声器框架无论用何种材料,必须固定牢固。
5. 金属孔板孔径和穿孔率符合设计及相关技术文件的要求,孔口毛刺应锉平。
6. 消声材料的填充应按规定的密度均匀进行敷设,需粘接的按规定厚度粘贴牢固,不得松动。
7. 消声材料填充后按设计或相关规定采用透气的覆面材料覆盖,材料拼接应顺气流方向,拼接密实表面平整,拉紧,不应有凹凸不平。
四. 柔性短管制作
1. 可采用防火帆布材料。
2. 长度一般为150-300毫米,不宜作为变径管。
3. 柔性短管与法兰组装可采用钢板压条的方式,通过铆接使二者接合起来。
4. 柔性短管不得出现扭曲现象,两侧法兰平行。
五.风管支吊架制作
1. 支吊架制作,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风管的位置标高,进而确定支吊架的形式,设置支吊点。
2. 制作前对型钢进行矫正,开孔必须采用台钻或手电钻不得用氧乙炔焰开 孔。
3. 支吊架外观整洁漂亮,要保证焊透焊牢,不得有漏焊、欠焊、裂纹、咬肉等缺陷。
4. 吊杆圆钢根据风管安装标高适当截取,套丝不宜过长,丝扣末端不宜超出拖架最低点,不得妨碍装饰吊顶的施工。
5. 支吊架制作完成后应进行除锈刷油漆,两遍底漆,露出部分刷两遍面漆,埋入墙、混凝土部位不得油漆。
六.支吊架安装
1. 支吊架安装按风管的中心线对称安装,吊杆进行安全可靠的固定,焊接后的部位应刷油漆。
2. 立管管卡安装时,应先把最上面的管卡固定好,自上而下。
3. 风管较长,安装成排支架时,先把两端安好,以两端的支架为基准,中间各支架用拉线法进行安装。
4. 水平安装 长边≤400毫米,间距≤4米;长边>400,间距≤3米;螺旋风管的支吊架分别为5米和3.75米。
5. 主、干风管长度超过20米,应设置防止摆动的固定点,每个系统不应少于1个。风管垂直安装时,支吊架间距≤4米,单根至少两个固定点。
6. 支吊架不得设置在风口、阀门、检查门及自控机构处,离风口距离不宜小于200毫米。
7. 抱箍支架折角应平直,圆形风管圆弧应均匀,抱箍应紧贴并抱紧风管。
8. 保温风管的支吊架宜放在保温层外部,保温风管不得与支吊架直接接触,应垫上坚固的隔热防腐材料,其保温厚度与保温层相同,防止产生“冷桥”。
七.风管连接
1. 法兰密封垫料选用不透气,弹性好的材料,法兰垫料尽量减少接头,接头形式采用阶梯形,接头处应涂密封胶。
2. 法兰连接时,先垫好垫料,然后把两个法兰先对正,穿上几颗螺栓并拧上螺母不要上紧,再用尖冲塞进未上螺栓的螺孔中,把两个螺孔撬正,直到所有螺栓都穿上后,拧紧螺栓。紧螺栓时应十字交叉逐步均匀的拧紧。
3. 风管连接好后,以两端法兰为准,检查风管连接是否平直。
4. 不锈钢风管法兰连接的螺栓,宜用同材质的不锈钢制成,用普通型的,应
喷涂涂料。
5. 铝板风管连接采用镀锌螺栓,在法兰两侧垫镀锌垫圈。
6. 非金属风管法兰连接,两法兰端面应平行严密,法兰螺栓两侧应加镀锌垫圈。
7. 复合材料风管采用法兰连接时,应有防冷“冷桥”措施,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拧紧,其螺母宜在同一侧。
八. 柔性短管安装
1. 柔性短管安装应松紧适当,不得扭曲。
2. 安装在风机吸入口的柔性短管可安装得绷紧一些,防止风机启动后被吸入而减少截面尺寸。
3. 安装时不得把柔性短管当成找平、找正的连接管或异径管。
九. 风管安装
1. 技术要求,明装水平度 每米≤3mm ,总偏差≤20mm;垂直度每米≤2mm,总偏差≤20mm;暗装,位置应正确,无明显偏差。
2. 安装顺序先干管后支管,安装方法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可以在地面上连成一定的长度,然后整体吊装(比较重的风管),也可以把风管一节一节地放在支架上逐节连接,整体吊装是将风管在地面上连接好,一般可接长至10--12米左右,用倒链或升降机将风管吊到支架上。
3. 风管穿越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应设预埋管或防护套管,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1.6mm,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用不燃且对人体无危害的柔性材料封堵。
4. 复合材料风管接缝应牢固,无孔洞和开裂,风管系统安装完毕后,应按系统类别进行严密性检验。
十. 风口安装
1. 风口安装应横平竖直、严密、牢固、表面平整。
2. 带风量调节阀的风口安装时,应先安装调节阀框,后安装风口的叶片框,同一方向的风口,其调节装置应设在同一侧。
3. 散流器风口安装时应注意风口预留孔洞要比喉口尺寸大,留出扩散板的安装位置。球形旋流风口连接应牢固,球形旋转头要灵活,不得空荡晃动。
4. 排烟口与送风口的安装部位应符合设计要求,与风管或混凝土风道的连接应牢固严密。
十一. 风阀安装
冷凝水管施工要求
支架间距(m) |
DN15 |
DN20 |
DN25 |
DN32 |
DN40 |
DN50 |
金属材质 |
1.5 |
2.0 |
2.5 |
2.5 |
3.0 |
3.5 |
2.PPR最大支架间距尺寸表
|
|
20 |
25 |
32 |
40 |
50 |
63 |
75 |
90 |
110 |
冷水管 |
L |
650 |
800 |
950 |
1100 |
1250 |
1400 |
1500 |
1600 |
1900 |
热水管 |
L |
500 |
600 |
700 |
800 |
900 |
1000 |
1100 |
1200 |
1500 |
3. 冷凝水管支吊架根据管径大小选用Ф8、Ф10圆钢(镀锌丝杆)或30×30
×3、40×40×4角钢制作。支吊架应做防腐刷两边防锈漆。
空调电气施工要求
二. 电气部件的选择
三. 线径选择
1. 机组电源线的线径应根据机组的最大运行电流值进行选择。
2. 室外机主电源原则上由用户安排敷设到位,三相电源采用三相五线,不超过30m时,10匹机用6mm2,5匹机用4 mm2;单相电源采用单相三线,不超过30m时,5匹机用10 mm2 ,3匹机用4 mm2。
3. 内机电源线截面积当功率≤1200w时,用1.5 mm2;当功率>1200w时,用2.5 mm2。电源线为红黄二色及黄绿相间,红色为相线,黄色为零线,黄绿相间为接地线。
4. 当内、外机电源线长度超过30m时,应加大一个规格。
5. 如内机带有辅助电加热,应单独设电源线,电源线的线径为4 mm2 或6 mm2。
6. 内外机信号线使用0.75~1.5 mm2 二芯屏蔽线,线控器使用0.75~1.0 mm2 三芯或四芯屏蔽线。
所有与设备连接的导线应使用设备电气箱体内附带的压线夹予以固定。
防腐与保温施工要求
三.冷凝水管保温
9. 冷媒管直径Φ6.4~Φ25.4,保温材料厚度≥15mm;冷媒管直径Φ28.6~Φ38.1,保温材料厚度≥20mm。
多联机系统调试要求
1. 冷媒管吹污必须使用氮气,不允许用其他气体代替。
2. 冷媒系统管路长且分支管路多,应分段进行吹污,吹污时所有阀门(除安全阀外)处于开启状态以保证吹污效果。排污口选择在系统最低处。
3. 将氮气瓶通过减压阀与冷媒管一端相连,向系统充0.5~0.6Mpa的氮气,另一端用手或其他材料堵住,压力升高到无法抵住时,快速放开,反复多次,可将杂物清理干净。
4. 迅速放开管口时,应注意操作安全,防止吹出的污物伤人。
5. 系统检查可用白布放置在排污口300~500mm处观察5分钟,无污物则认为合格。
6. 冷媒管焊接过程中如管内铜氧化膜产生的过多,可用清洗的方法进行处理,清洗采用无水酒精或四氯化碳,无水酒精易挥发、吸水,最好采用四氯化碳清洗。
1. 气密性试验使用氮气,不允许用其他气体代替。
2. 气密性试验应在不连接室外机情况下进行,否则易使外机截止阀因关闭不严,造成氮气泄漏到外机系统中,污染制冷剂。
3. 加入氮气时,从高低压两侧同时进行,加压分三阶段进行,先加至0.5Mpa,检查有无泄漏,如果没有大的泄漏点,五分钟后在加至1.5Mpa,检查有无漏点,无泄漏,将压力升至4.1Mpa。
4. 用肥皂水对焊口和喇叭口逐个检查,如有泄漏,会有气泡冒出。
5. 检查完毕,记录当时的温度和压力,放置24小时,压力无下降为准(环境温度会影响系统内的压力,一般环境温度每变化10C,系统压力会有0.01Mpa的变化)。
6. 如压力24小时降低0.03Mpa以上,又查不出明显的漏点,则应分段检查,逐步缩小漏点的范围。
7. 如果系统有漏点并处理完毕后,应重新加压至4.1Mpa,并放置24小时再观察。
8. 气密试验合格后,如系统暂不调试,应将管道压力控制在0.5Mpa左右。
三. 真空泵选择
1. 多联机系统由于管路较长,为提高排空速度,建议选用≥50L/M的真空泵。
2. 真空泵应能使系统真空度达到-755mmHg以下。
3. 为防止润滑油逆流进入冷媒系统中,应采用带有电子单向阀的真空泵。
四. 真空干燥
1. 抽真空应从高低压两侧同时进行,从任何一侧都无法达到满意的真空度。
2. 将双头压力表接在气管和液管截止阀的维修口上,运行2小时以上,真空度应能达到-755mmHg以下,如达不到,则系统有泄漏点或有水分。
3. 向系统加入少许冷媒气体,使系统压力达到0Kg/cm2以上,继续抽空2小时,使系统的真空度达到—755mmHg以下。
关闭表阀使系统在-755mmHg真空下保持1小时,以真空表指针不上升为合格,如真空度上升则有泄漏点或水分。
六. 冷媒添加
1. 追加冷媒应在真空干燥完成后或制冷运转时进行。
2. 将冷媒钢瓶、双头压力表通过软管依次连接在室外机的高、低压阀上,打开钢瓶阀,将管内的空气赶出。
3. 添加冷媒必须使用磅秤或电子秤,称重定量加氟,严禁按I、U(电流、电压)或经验估计值加注。
4. 添加冷媒应根据液管直径和长度经计算后确定,冷媒应以液态方式充注。
6. 冬季室外温度较低,添加冷媒时可以用温水把钢瓶加热来加快添加速度。
7. 加注完毕后,对阀门部位进行检漏,防止冷媒泄漏,并将添加量填写到冷媒充注表格里。(是否添加冷冻油)
七. 调试前准备工作
1. 配电连接是否正确牢固可靠,开关容量线径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 外机接地电阻≤4欧姆,用500V兆欧表检查对地绝缘电阻>2兆欧姆。
3. 电源电压、相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用万用表测量电源电压,应在额定电压±10%内,控制线连接正确牢固可靠。
4. 对照施工图纸检查冷媒配管连接是否正确,管径及分歧管型号是否与图纸相对应,检查喇叭口连接是否良好。
5. 对照图纸检查信号线系统,连接是否正确,线径及线色是否与图纸相对应。
6. 冷凝水管坡度是否正确,是否做过排水试验,保温是否全部完成。
7. 设备与冷媒管、冷凝水管软接是否保温,保温无缝隙。
8. 确认添加冷媒是否定量加氟。
9. 高压截止阀、低压截止阀、均油阀是否全部打开。
10. 设备通信地址是否已经设置完成,有无重复设定。
11. 确认内机电脑板拨码开关、跨接线的设置是否正确。
八. 设备供电
1. 接通室外机电源,开机运转前,必须保证机组预热6小时以上。
2. 室内机通电,检查外机数码管、内机线控器或遥控器是否正常。
3. 外机检测内机台数与实际是否一致。
九. 系统调试
1. 系统调试分制冷试运转和制热试运转。
2. 开机运转,设定风速为高速,运转半小时以上,记录运转电流、高压压力、低压压力、排气管温度、吸入管温度、频率等参数。
3. 制冷运行时,内机送回风温差100C以上;制热运行时,内机送回风温差
140C以上为正常。
4. 室内机可自动或手动设定地址,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5. 与甲方人员一起检查空调效果,如出现故障,参照《维修手册》故障代码
和检测方法对故障进行分析和排除,并将维修措施及机器编号记录清楚。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产品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产品网不涉及用户间因交易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及法律纠纷, 纠纷由您自行协商解决。
风险提醒:本网站仅作为用户寻找交易对象,就货物和服务的交易进行协商,以及获取各类与贸易相关的服务信息的平台。为避免产生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 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夸张的描述、私人银行账户等都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采购商谨慎对待,谨防欺诈,对于任何付款行为请您慎重抉择!如您遇到欺诈 等不诚信行为,请您立即与产品网联系,如查证属实,产品网会对该企业商铺做注销处理,但产品网不对您因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
联系:304108043@qq.com是处理侵权投诉的专用邮箱,在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欢迎您向该邮箱发送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给您答复,感谢您对我们的关注与支持!
南京青之飞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电话: 传真: 联系人:
地址: 主营产品:中央空调暖通设备销售、安装、维修服务
Copyright © 2025 版权所有: 产品网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产品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您好,欢迎莅临,欢迎咨询...